close

 

MIHO美術館是由神慈秀明會的創辦人小山美秀子所建,因著對「美」的事物有獨到見解及至高的推崇,當時與設計師貝聿銘可說是合作無間,建造經費也是驚人地不斷調高上限,因此有了這座精美建造細緻的美術館。

由於當地生態的考量,有術館有將近80%建築體埋於地下,通過隧道之後所見到的是一座隱於山林間現代技術之集成的建築。

設計者貝聿銘與美術館創辦人小山美秀子所共同打造的場館,園區無處不是細節,其細緻的設計手法處處皆令人讚嘆。

以下粗淺整理此次所見的幾處經典之作。

〈廣場〉
 

 

隧道

回頭入口處盛開的櫻花如同中國古籍所描述的桃花源一般。

步行進入隧道,意外地發掘其內部表面經過處理後,將人聲的回音吸收,使人得以沉澱心緒準備迎接未知的欣喜。

〈窗〉

進入場館第一眼便看見底端迎客松搖曳

精細打造而不顯人工感的枯山水,由窗框借景延續進入室內。

〈樓梯〉

樓梯間角窗運用大片玻璃帶入戶外風光,提醒來者正置身山林之中

打破傳統昏暗樓梯的空間感運用玻璃使得空間更為通透並帶入戶外景色及柔和的日光。

金屬扶手旋轉收入地面方石中

一體性設計,扶手藏入邊牆中

〈門〉

圓形的門與前方隧道洞口遙相呼應

〈照明〉

幾何元素在美術館中被恰當地設置,灰黃的間接光源與半圓屏罩如同靈光的顯現。

日式輕質格柵與玻璃的結合,形成柔和光線條理地映照在室內

白天的MIHO美術館有陽光的映照不須開燈

燈飾在其中有著一體性的設計

〈面飾〉

幾何圖形多方運用於園區及場館之中。

柔和的米色石灰石呈現場館溫暖的調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ameless  的頭像
    frameless

    方極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fram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