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比意最廣為人知的建築案例「薩伏伊別墅」,建築設計充分發揮了框架結構的特點,由於牆體不再承重,可以設計大的橫向長窗。他的設計有些不被當時人所接受,許多設計被否決,但這些結構和設計形式在以後被其他建築師推廣應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柯比意的建築風格有了顯著的變化。

爍古震今的廊香教堂(1954年完工)—偉大的盛宴

當時一位考提耶神父,一直深信,宗教之美,應該與時俱進,才能將信仰,深入時代,久遠傳承。受到考提耶神父的邀請,無神論主義的柯比意經過說服之後,跳脫「教堂」既定的框架,充滿現代主義與藝術融合的廊香教堂誕生。

「美的識見需要訓練與積累,在這方面,柯比意是先知。」

柯比意完全瓦解西方教堂建築形式,以「會意」手法將教堂建築的每個重要元素,不露痕跡地還原在各個環節上。

雖是原創的設計,柯比意仍採納了傳統教堂元素,厚實的牆壁呼應了羅馬式教堂的渾厚,彩色玻璃更讓人想起歌德大教堂。

廊香的彩色玻璃維持了歌德教堂般的風采,但大師卻將原本有許多聖人圖像、具有教化功能的彩色玻璃畫,簡化成一個圖案、一個戲筆塗鴉的名字。所謂向古典致意卻仍保有新意,承先啟後莫過於此。

 

拉圖雷特修道院建築巡禮

科比意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曾針對住宅設計提出「新建築五點」:底層架空、屋頂花園、自由平面、橫向長窗、自由立面。

對於後世建築師影響深遠,日本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即深受啟發。

科比意是個無神論者,他設計的拉圖雷特修道院卻被譽為是改變世界的建築。

我們該讓那些與我們思想、信仰不同的藝術家來為我們工作,經由他們的創作,我們會聽見五百年來未曾述說過的偉大故事。

-艾倫.考提耶神父。

 

光影起舞的中央走道

有生之年,我無從知曉上帝的形象,但在室內那一片粼粼光海中,我知道,我站立的地方就是那威嚴聲音曾對摩西呼喊的聖地。

建築最美妙的部分,就是得經由人的身軀來體會空間的美感,與其他藝術不同的是,這感受會隨著每個人的身高與閱歷而有所不同。

1959年,修道院建成,柯布自己寫道:「我試圖為祈禱者創造一個靜思的場所,我的工作基於這些人的需求並試圖給他們寂靜與平和。

僧人在寂靜中愉悅上帝。這一混凝土的修道院是愛的作品,它不炫耀;它只來自他所活著的內在。內在意味著本質。

渾然天成的屋頂花園

大師對於中央走道的屋頂呈現,有個人獨特的堅持。這些屋頂並非光禿禿的水泥牆面,而是任由草皮布滿其上;對他而言,這就是修道院的中庭花園該有的模樣。

美景當前的修院餐廳、團體會議廳

大落地窗上設置以遮蔽陽光及維護隱私的窗簾,柯比大膽以鮮紅及深綠色作為窗簾顏色,沿著天花板垂下,簡潔、沒有任何裝飾的窗簾除了展現大氣又優雅的生命力外,更是一幅可移動的圖畫,以及隨時可重組的立體雕刻。

仰望星空的屋頂陽台

這高達183公分的圍牆,在此若不顛起腳尖、扒著牆沿,根本看不到牆外令人屏息的世界。

寂靜遼闊的空靈教堂

 

閱讀 ─

《山丘上的修道院─柯比意的最後風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方極景觀 空間設計 教堂
    全站熱搜

    framel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